今年以来,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已几经变幻。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中英交锋,就是在7月份,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试图挑衅中国的举动。当时,“伊丽莎白女王”号在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军舰的簇拥之下,直奔南海,虽然最后被解放军赶走了,但英国也出尽了风头。
这样下去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中国后来出台了海上新规,给外国船舶立下了规矩,要求进入中国领海前必须报备。这让西方国家都措手不及,不过英国海军反应得挺快,这次英国的态度就放软了很多,主动遵守中国的海上新规。
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9月10日,英国国防参谋长卡特致电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双方进行了视频通话,就中英两国未来十年战略合作关系进行了交流。卡特在通话中表示,英国感谢中国在国际抗疫大局下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帮助,赞赏中国对地区和平稳定所作的努力,英国愿与中国共同合作,以应对全球挑战。
这则消息内容很少,但言辞温和,气氛融洽,强调合作沟通,表明中英双方谈的挺好。这一画风突变的场景,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前段时间还对中国张牙舞爪的英国,仿佛一下子成了中国久违的老朋友。这不由得不让感慨,英国外交之善变,可不是吹出来的。不过,回顾一下,这两个月来,英国的所作所为,就能发现其实英国这次变脸,也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再与这段时间的国际形势相结合,就会发现英国的态度转变,不只是因为精明算计,而且与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紧密相关。首先,英国敏锐的发现了亚太局势的逆转。最初,英国愿意派出航母支持美国,绝非是想维护“自由航行”,只是因为英国相信美国实力强大,站在美国一边没有错。
与此同时,英国也可以借机让自己新打造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出行一番,摆一下威风。英国最早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还是在今年年初,其决定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当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美国的看法都和英国差不多,不少国家都纷纷表示要支持美国在南海的行动。
但英国在航母东来的过程中,意识到一切和自己预想的不同。在印太地区,美国的实力没有外界预料的那么大,而口头表示要支持美国的小国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前来卖弄的英国航母,就显得像个“冤大头”。在中国面前,美国航母都没出动多少次,不是不愿意,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英国意识到了美国在印太的势力已经不稳固了,也就不愿意再逞能了。
其次,美军的阿富汗败局,让英国对中美两国的综合实力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光是英国,整个国际社会这一两个月都对中美两国实力的评估进行了重大调整。造成这一影响的,就是美国8月份在阿富汗糟糕的撤离行动。
在美军撤离的过程中,塔利班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击垮了美国扶植的加尼政府,重掌了政权。美军不但未能顺利撤侨,而且自己还遭受了恐怖袭击,损失13名士兵。这让世人意识到被人称作“自古罗马以来最强国家的军队”,在进行了20年的战争之后,不但未能击败敌人,甚至不能有效保护自己。
而同一段时间的中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远超其他国家的表现。此前,英国认为中国做到这些没什么了不起,有了美国的对比,英国发现自己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其三,英国对中国海军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国航母远东之行以前,英国也了解到了中国海军的近况,但那些都是些抽象的数据,没有切身的感受。作为曾经拥有最强军的英国,骄傲的心态还没有放下,自然不会被中国海军的纸面数据吓倒。
不过,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赴日途中,英国有幸亲身感受一下中国海军现代化军舰的力量。“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司令官史蒂夫·穆尔豪斯准将在出席日本记者会时,就提到了对中国军舰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如影随形”般对自己的监控。并且穆尔豪斯也提到中国海军的操作很专业,完全符合海上相遇规则。
作为航母司令官,想必穆尔豪斯非常清楚,中国海军只有在军舰性能优异,人员训练有素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这一点。这背后体现的都是中国海军整体实力的强大,英国此时来班门弄斧,只能自讨苦吃。
总之,这一两个月,英国已在亚太地区接受了深刻的再教育。当了解到亚太地区的现状之后,英国人自然会质疑在强大的中国海军面前,英国追随美国刻意挑衅到底还有多大意义。因此,英国希望与中国沟通,以化解此前与中国冲突引起的不愉快。
可以说,在外交转向方面,英国又一次走到了其他国家前面。如今,当“愿和中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这种话从英国人嘴里说出来时,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只不过英国已经从对中国的挑衅方,转移到了合作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