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年轻人能玩出什么花样?

上观新闻 2021-09-11

微博评论数据可以成为艺术品,疫情时期武汉的风速、风向及空气质量也可以转化为数据艺术品……面对技术迭代与艺术生态的转变,年轻人玩的艺术花样越来越让人“想不到”。

海报

日前,科技艺术群展“不准停电|Do Not Black Out”落地 McaM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本次群展涵盖了“雷电所”第一季“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晋级的20件作品,同时邀请了十余位新媒体与跨学科艺术家进行创作。此外,展览还为NFT作品打造了特别单元。

展览以“电”作为索引,引入人们对于自然、人类与科技之间层层递进且相互交织的现实性思考。展出作品跨越生物、生态、社会、网络、数据、游戏VR等不同学科和艺术形式。

湖畔媒体实验室诗意化地将无形的风通过计算机编程转译为多彩的光影运动。刘晓丹和霍书婳所在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将疫情时期武汉的风速、风向及空气质量转化为驱动机械的数据。

郭耀先,《天书》

面对有形的物质,曹舒怡通过机器学习为生物与矿石的数据赋予了生命,制造了流动的、参数化的新物质。刘佳玉运用3D投影技术并置了水流与山体的虚实,加之“镜屋”空间延伸,让观众沉浸于自然的无限之中。

鲁大东和马明的现场合作及互动作品,实验了将书法的身体性与动态捕捉技术相结合。张瀚铎制作了一件基于“脑机界面”技术的互动装置,观众独自走进幽暗的空间,与自身的电波信号所生成的影像与声音进行实时互动。

任佳瑄、黄星泰、吴怡颖和程瑜将注意力集中于日常,通过眼动仪捕捉观众的目光,揭示了“凝视行为”背后的权利问题。

而更具公共性的话题在陈子健、杨金荷、罗琬烨、陈诺、蒋博琴的虚拟游戏中被展开——基于“海豚湾”事件多种视角的呈现,引起观众的思考。

张瀚铎,《塞罗:心灵之镜》

在数据的图像化处理上,黄天的《星球日记》通过扑面而来的图像,使观众置身于晕眩之中,感受被信息控制的局促之境。

何诚昊的“微博之眼”则克制而理性,他将微博评论的数据可视化为一个天幕瞳孔,审视着每一位前来的观众。

展览利用了明当代场馆的在地特性,通往展厅二楼的阶梯也是一个连接“虚拟世界”的端口。

关怀家互助网络制作的线上/线下游戏《流动相依》通过声感系统,配合着两侧的 LED 滚动广告将观众带入线上游戏空间,使得展览在另一维度得到延伸。

作为新型艺术机构“雷电所”成立以来筹办的首次大型展览,“雷电所”希望通过对现实与社会语境的关注,为跨学科的艺术实践,提供孵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