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旧摩托穿梭在盘山路上,他又冒着烈日来到了熟悉的学校。静静的教室,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在旺贵大山里非常悦耳。
▲正在维修学生椅子的李升华老师
“闲不住,提前回来整理下学校,修修整整,好迎接孩子们开学。”眼前这位朴素的男子,就是学校的老师——李升华。
李升华和父亲一样守护在护龙塘教学点,用青春与爱书写了大山最美的故事。
他为了孩子,坚守一辈子!
这是一个叫护龙塘的教学点,位于浦北与博白两县交界海拔700多米的旺贵岭的山腰上,距平睦镇集9公里。这里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周边分布着十来个零散的小村庄。
▲旺贵岭半山腰的护龙塘教学点
▲护龙塘教学点
当年,李升华的父亲李群生看到村里的孩子到了学龄却没有学上,便积极奔走呼吁办学。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他在素有“六万大山”之称的旺贵岭的半山腰的山庙旁建起了一所简易的学校——浦北县护龙塘教学点,大山里10多个村庄的农家子弟终于可以上学了。他这一坚守就是40多年。2004年,退休后的李群生看到教学点的老师没有着落,就又主动承担起了教学任务,而一干又是5年。
▲历史图片:李群生在为孩子们上课(韦立岩摄)
李群生被授予钦州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钦州地区优秀教师、浦北县百名优秀乡村教师、浦北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敬业奉献)称号。
现已八十多岁的李群生有时还和儿子李升华谈心,聊一下教学。
“父亲确实付出了很多,我也深受感动。”李升华说,“2012年,我当时已经外出广东打工,但后来还是回来了,回到护龙塘教学点当一名代课老师。”
他接过教鞭,用爱守护大山!
由于教学点太过于偏僻,外面的老师都不愿进来。孩子们小,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翻山越岭跑到三公里之外上学的确是个大难题。
“父亲退休后,也有老师愿意来到教学点工作。”李升华说,“但实在太偏僻,他们来了后也困难,镇里也为难,我作为这里的人,如果都不愿守在这里,那孩子们的求学就没望了,所以还是选择回来。当然,也有私心,离家近了,可以照顾父亲和孩子。”
于是,在父亲李群生的影响下,和自己心中的那份执念,李升华毅然放弃在广东比老师工资高好几倍的工作,又重上三尺讲台,继续为大山里的孩子传授知识。而这一次接棒一晃又是9年。
9年里,学校的花开了又谢,草绿了又黄,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而李升华仍然默默地坚守在这里。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两个班,虽学生不多,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所有的课程都得由李升华来担任。要上好课,不但自己要懂得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要研究通过怎样的方式教会孩子。另外近年浦北所有学校都配备了电子黑板,为适合教学的需要,李升华也只能一边学习一边上课。“要教会孩子,必须与时俱进,没有谁能够帮得了你。”这是李升华最朴实的话语。
▲正在为孩子们上课的李升华老师
平日里,李升华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生活中的父母。有些孩子因离学校比较远,中午根本不够时间往返家和学校。因此孩子们的午餐又只能落在李升华的身上了。
“上课时间先煲好饭,等放学时就赶紧炒菜,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一定不能饿着他们。”课里课外,忙这忙那,这就是李升华每天的工作。考虑到老师的辛苦,有些家长提出要额外多给李升华伙食费,然而都被李升华拒绝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升华在教学成绩上也相当突出,历年来所教的学生成绩在镇上都名列前茅。
在谈及往后日子的打算时,李升华说:“只要有学生,只有学校有需要,我愿意一直扎根大山,扎根护龙塘,为大山里的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节课;愿做大山里的一颗星,照亮孩子们行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