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生个二胎都能罚三万,那时候三万块还非常值钱,今天的三万块,其实并不多,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这笔钱不应该被拿去冒风险。
如果你现在三十来岁,甚至只有二十多岁的时候,这三万块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找一个人流不错的地方租个摊位卖土豆,亦或是选择回到老家开个面馆,再不济学个卤菜、凉菜一类的小摊位,成本都不算太高,也算是创业。
但对于一个45岁的人来说,尤其是手里只有三万多的时候,我打心眼里不建议你去想着干点啥,因为收益和风险并不成正比。
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三万块没了就没了,再赚钱就是了,但对一个45岁的人来说,这三万块没了,那就意味着你孩子的生活费没了,老人的看病钱没了,万一家里遇到个什么急事,没一个救命钱,怎么办?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则是,对一个中年人而言,可能并不是特别适合创业,尤其是在前期没有过创业这方面背景和经历的人来说,在四十多岁再去做这件事,其实会相当被动。
创业这件事本质上,其实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竞争中取胜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第一次创业,这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其实已经是失败的第一步了。
不管你是做餐饮小吃也好,还是做批发生意也好,你一定会面对竞争,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内卷的今天,一个人如果没有创业经验,那么失败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一旦失败,轻则搭进去三万块钱,重则自己还要负债累累,得不偿失。
最适合创业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在三十岁以后,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常识时,这时候创业的成功率要大得多。
但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反而思维上会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马云、雷军这样的思维,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实思维和逻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做做小本生意没有问题,但如果只有三万多,全部拿来做小本生意,风险太高太高,毕竟这不是二十多岁的时候,自己吃饱全家不饿。
作为一家之主,我们有时候不仅仅要思考如何赚更多的钱,还要思考如何保住钱。
对一个四十多岁不想打工的人来说,除了创业,其实也还有很多不用打工也能赚钱的工作。
在今天,这种工作统称为自由职业者。
不想打工,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创业。三万多块钱能创什么业?只有餐饮小吃可做,但餐饮小吃恰恰又是淘汰率最高的行业,没有之一。
如果我们跳出创业的思维怪圈,你会发现有没有本钱,问题都不大,我们依然可以不用打工,自己为自己负责。
说起自由职业者,其实这个概念相当广泛了,如果你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自由职业者指的就是那些能够脱离公司组织,自己能够承担外包业务的独立专业人员,例如程序员、网站编辑、网页制作、小程序制作等等。
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适合自由工作者的技能,那你也可以送外卖、跑网约车、兼职做代驾等等,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比你自己做餐饮小吃的收入还要高。
更关键的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你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你干得越多,收入就越高,时间也比较自由,不会有人约束你、管控你,这对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反而会比较舒服。
虽然自由职业者本质上也是打工,但我们需要清楚知道的是,你的能力越大,你的责任也就越大,那些看起来很光鲜靓丽的创业者、老板,其实背后所要承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打工人的优势是什么?拿多少钱出多少力,我不用承担盈亏,不用做决策,但老板则不同,任何一个决策一旦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就有可能面临倒闭甚至是破产负债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打工的竞争门槛相对较低,风险也比较低,每个人的收入是有保障的,不用承担太大的风险;而老板呢?虽然收入比较高,但风险同样也很高,老板必须对公司的每一步负责,对公司的任何决策负责,一旦决策失误,公司面临亏损和倒闭,老板往往是损失最大的一位。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收入越高,风险越高。
当你明白了这八个字,我们就应该自问:你的个人能力真的能够支撑起责任和风险吗?真的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吗?
我们看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老板的确很好,收入高,又有社会地位,可老板也有不好的一面,首先就是门槛很高,市场竞争下,注定那些能力一般运气不好的老板倒闭破产,负债累累,甚至都到人生极端。
这才是我们对创业的真实看法,而不是盲目只看到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
在今天这个实体经济越来越难的当下,内卷和内循环,实际上是变相提高了创业者群体的内卷程度,拼营销、拼优惠、拼推广、拼风格,在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有可能面临极其惨重的结果。
因此,更实际的做法是,把这三万块存进银行,或者放在余额宝里收点利息,不想打工可以去跑网约车,晚上代驾,或者是送外卖,钱是省出来的,也是节约出来的。
到了这个年纪,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1.孩子 2.老人 3.自己的养老问题。
而这三点,都需要我们一元一元慢慢攒出来。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责任编辑: